逐軌道而居已經是房市熱門趨勢之一,但隨著捷運帶動地區發展,區域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雙北精華地區在近幾年幾乎達到房價天花板,令許多小資族難以承受,紛紛被迫離開蛋黃區,並隨著軌道交通鎖定捷運末端站,因此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盤點台北捷運各路線的末端站,盼能以時間換取更加理想的房價和居住空間。
淡水信義線價差大 橫跨蛋黃蛋白區
在本次統計中,最高與最低均價皆來自淡水信義線,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淡水站位於新北蛋白區,而象山站則來自台北精華地段,造成兩站價差距大,而若以台北車站為中心點計算乘車時間的話,從淡水站至台北車站需耗費38分鐘,而從象山站至台北車站僅需17分鐘,差距達兩倍以上,這也是造成價格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
不過雖然淡水位於新北市蛋白區,但近年來城鄉發展迅速,在建設軌道後區域功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淡水站位於舊淡水市區,出站便能步行至知名的淡水老街,且鄰近金色水岸、紅毛城等景點,生活及休閒機能皆具備。陳金萍表示,近一年淡水站周邊平均單價為23.1萬元,與其他站點相比算是相當親民,而售出平均坪數也達到30.5坪,可說是用時間換取更佳居住空間的典範。而象山站雖是捷運末端站,但站點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出站就能看見知名地標台北101,周圍大樓林立,鄰近信義、吳興街商圈,商業機能十分發達且具備完善生活機能,可謂是精華蛋黃區,而周邊房價近一年均價也高達87.2萬元。
交易量居冠 中和新蘆線每站末端站一年皆近200筆成交
以件數來看,交易量前三名皆集中在中和新蘆線,其中蘆洲站交易件數達到270件,均價來到42.1萬元。陳金萍分析,蘆洲站近年市場熱絡,主因為鄰近南港子重劃區,餐廳、大賣場、運動中心等生活設施樣樣具備,還有忠義國小、鷺江國中等明星學區,此外,蘆洲站距離台北車站只需20分鐘車程,未來也將連接五泰輕軌,不論是往來台北市中心,亦或是前往五股、泰山都很便利,屬於自住投資皆宜的區域。
除了蘆洲站,同屬中和新蘆線的迴龍站、南勢角站也分別以199件及192件交易件數緊追在後。陳金萍表示,迴龍站位於下新莊迴龍丹鳳生活圈,生活機能發展成熟,也有裕民、丹鳳國小等學區加持,近一年均價落在36.7萬元,相較其他站點實惠許多,成為不少小資族的優質選擇,此外,未來迴龍站預計將連通萬大線,同時與桃園捷運棕線交會,形成三環三線交會的車站,極具發展潛能。
南勢角站則位於中和南勢角生活圈內,站點本身建有地下4層、地上19層的捷運共構宅「南方之星」,附近則有以東南亞華僑移居而成,開有多家異國美食餐館的華新街,以及步行不到5分鐘便可抵達的興南觀光夜市,陳金萍表示,多樣的文化促使該地蓬勃發展,並衍生出獨有生活圈,而南勢角站周圍近一年房價落在41.6萬元,相較中和區其他地段價格較為親民,交通網路發達,是北漂族或是小資族適合入手的區段。
最後,陳金萍表示,對比精華地區,多數末端站站點都能以更實惠的價格換取較優質的選擇,而隨著捷運線路愈來愈廣,單單搭乘捷運就能在雙北市及鄰近縣市間快速移動,不僅加強了區域連結,也使地區快速發展,因此鎖定捷運站周邊住宅,不論是自住或是投資都將是不錯的選擇,建議消費者多多比較自身喜好並計算可接受的行車距離,以此為根據挑選適合的物件,購置理想中的家。
房貸利率升升不息,不過豪宅客有備而來,實價登錄顯示,今年 3 月法人買方以 1 億 2680 萬,無貸款買下內湖豪宅「璞真水寓」7 樓戶,單價每坪約 146 萬元,創該社區歷史新高紀錄,該社區屋齡約 6 年,前一手買家於 2014 年預售時以 1 億 1290 萬元購入,持有 9 年轉手增值 1390 萬元。
台灣房屋內湖加盟店店長王禮民指出,位於碧湖畔的「璞真水寓」,社區車位屬於公設,因此權狀內車位坪數含在公設坪數內不分開拆算,這次新交易的 7 樓戶單價 146 萬元,創下社區新高,主要因為該社區僅九戶,6 樓以上即可俯瞰碧湖,景觀遼闊且稀有,且 7 樓戶是帶有千萬元價值的裝潢銷售,因此轉手增值幅度高。
今年初豪宅市場包括「璞真水寓」,就出現至少 6 筆無貸款的豪宅交易,包括松山區「潤泰敦峰」今年 3 月 10 樓戶,總價 1 億 7460 萬元成交,以及 2 月 21 樓兩戶逾 4 億;中山區「芷英」6 樓戶,1 億 8991 萬無貸款購入;大安區「吉美大安花園」13 樓戶 1.39 億元,也都是無貸款交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購買動輒上億的豪宅,不需貸款就出手,其中不乏是以公司名義購買,多半是想趕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改上路前,積極布局,避免受「法人購屋許可制」的約束。
而直接動用現金購屋,除了顯示企業的資金豐沛外,免經過銀行核貸、對保的繁瑣過程,過戶時程縮短,也無須交代金流來源,符合重視隱私的高資產族多重考量。此外,不動產也是優質擔保品,就算未來需要資金活用,仍可以抵押貸款,因此高端客採現金購屋,在財務規劃上還是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央行已連續 5 次升息,累計升息 3 碼,對於高總價的物件貸款利息更是明顯有感,升息前豪宅地板利率為 1.72%,目前豪宅的地板利率已來到 2.47%,假設以豪宅貸款 30 年、申貸 1 億元試算,整體總共會比升息前多出約 1360 萬元的利息成本,對於滿手現金的部分高資產族來說,購置不動產偏好採現金付清,讓資金能有抗通膨的避風港。
Yahoo轉載
台灣房市 2022 年開始轉冷,外資投資台灣不動產業金額也驟減,依據經濟部公布數據,去年 (2022) 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約 3.66 億美元,比 2021 年 6.53 億美元減少 44%,不過投資金額還是高於 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不動產業包含不動產之開發、經營及管理,由於國際間流動愈趨頻繁,除了外國人、海外投資人或企業透過國際相關業者進行不動產投資或管理,加上國人對於海外不動產有濃厚興趣,不過去年全球主要國家升息因應通膨,連帶造成各國不動產價量震盪,不免讓投資人及相關業者態度轉為保守。
觀察 12 年來核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不動產業金額,2013 年到 2015 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前一波高點時,每年都有超過 4.8 億美元的投資金額,但到了房地合一所得稅登場的 2016 年,投資金額驟減至 3.17 億美元,不料隔年房市開始谷底反彈,2017 年投資金額高達 7.17 億美元,創下這 12 年來新高,之後連 2 年下滑,2019 年僅 2.81 億美元,比房地合一上路當年還低,但到了 2021 年上揚至 6.53 億美元,直到去 (2022) 年又大幅緊縮。
郎美囡分析,2021 年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價格皆因疫情資金潮帶動而價量齊揚,但隨著各國陸續升息、推出調控房市政策,加上國際局勢動盪等多項因素衝擊全球經濟,未來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在央行升息後變數增加,影響投資人信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台灣去年不動產市場相對平穩,但兩岸關係緊張再次挑動投資人敏感神經,國人又興起投資海外不動產熱潮,不僅是國人最鍾情的日本房地產,過去冷了一段時間的東南亞不動產又重起爐灶,不乏因應這波需求所成立的企業,因此去年外國人投資不動產業並未創下史上最低量。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外國人投資者除外商外,也有不少為僑外資,在房地合一將外國人納入高稅率族群後,海外買家購買房地產現貨相對保守,不過,近幾年不少台商回歸,因應高資產族群需求所成立的家族辦公室也成為新顯學,面對政經動盪與不可確定的未來,不動產業會進入新局面。
Yahoo轉載
屏東市房市在2020、2021年急漲30%至40%後,因高鐵南延和屏東科學園區等公共建設支撐,大樓新屋今年第一季售價,每坪仍比去年底上漲1萬至2萬元,上看3字頭,土地從過去的1字頭,飛奔至2字頭,甚至3字頭,不過因買賣雙方對於價格的看法未趨一致,新屋和中古屋的成交量萎縮20%到30%。
永慶不動產屏東站前店長徐大順指出,屏東市5年內的大樓房價,2020年之前,大約每坪15萬到18萬元,經過2020和2021年急漲之後,今年第一季已經漲至每坪23萬至25萬元。
他說,土地也是水漲船高,2020年之前屏東市的土地每坪只有12萬到15萬元,今年第一季市區已看不到1字頭的土地了,都是2字頭起跳,精華區甚至已經攀至3字頭。
「跟著政府建設的腳步,就對了!」徐大順表示,由於政策打房,原本對房市看壞,但迄今屏東市房價未跌,主要是跟政府投入的公共建設和產業政策有關,而屏東在二年前舉辦台灣燈會,「成為屏東起飛年」,也是因素之一。
徐大順指出,高鐵南延屏東、加工處屏東園區擴區、以及屏東科學園區,在交通和產業人口的引進,扮演關鍵角色,而屏東國際演藝廳、以及隔著民生路相望的「1936菸葉博物館」,二者相互輝映,將帶領被譏為文化沙漠的屏東,邁向新水平。
結合高鐵屏東特區的屏東六塊厝運動園區內設運動專區,未來將有一座標準的國際棒球場,高鐵特區生活圈的多個大樓新案,每坪開價已衝高至26萬到36萬元間,還比去年第四季每坪增約1萬至2萬元。
更何況,屏東在醫療產業也有新境界。他說,除了榮總規畫設立醫院,從「高雄榮總屏東分院」,升格為「榮總屏東分院」之外,民間的義联集團旗下的義大醫院,也在距離屏東市大約5公里的麟洛,規畫設立醫療產業園區,除了醫院,還有長照、購物和休憩,都對屏東的衛星區域麟洛、長治和萬丹的房市,有相當大的助益,帶動麟洛新大樓每坪衝至17萬元。
徐大順坦言,由於房價在相對高檔,因此成交量呈現萎縮,新屋新場大約量縮30%,中古屋則是減少20%左右,後市變化,要觀察第二季的動態。
Yahoo轉載
房市買氣打到洩氣!今(10)日最新出爐的六都家戶購戶比,全部都不到1%,亦即每百戶不到1戶有買屋,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首度跌落1%,桃園降幅最大,通通都創下至少六年以上最低水準。
今年第一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是5年來最低,房仲業依據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及家戶數統計家戶購屋比發現,台北、台中、台南創6年同期新低,而新北、桃園、高雄則是創下7年新低,顯示今年第一季六都買氣疲弱。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政府自2020年以來推出一系列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從選擇性信用管制、升息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接連出拳打擊炒作,無論投資或自用買方皆縮手,新北、桃園、高雄三都今年首季買氣僅高於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當年。
利空干擾,房市熱區降溫
綜觀六都歷年第一季家戶購屋比,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都跌落1%大關,去年同期這三都平均每1百戶至少有1戶買房,今年交易量全數下修,桃園市家戶購屋比與去年同期比減少0.38個百分點,是六都中降幅最大者,台中市跟去年同期減少0.29個百分點,桃園、台中兩大房市買氣熱區在今年明顯下滑。
郎美囡分析,近8年房地產市場在2016年因房地合一上路陷入谷底,隔年立即反彈,到2020年及2021年的疫情資金潮,創造市場高交易量,甚至到去年(2022)第一季買氣還維持在一定水平. 。
但去年3月央行開始升息,以及政府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讓新案市場蓬勃的桃園、台中買氣銳減,台南、高雄則是在半導體產業光環退卻後大受影響,雙北也備受衝擊,尤其台北市房價高,升息及銀行縮銀根,貸款條件不佳,入手門檻更高,市場買氣低迷。
買賣雙方平行時空,造就低迷買氣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今年第一季交易創5年同期最低紀錄,關鍵在於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差距太大,不動產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影響最深是預售屋,但買方卻期待成屋、中古屋大幅降價,賣方不願讓步,買方等不到價修繼續觀望,導致今年首季買氣低迷。
Yahoo轉載
即便高雄今年房市買氣交易不如預期,但仍有少數個案開出銷售紅盤,今年2月下旬位於科工館生活圈歐美建設大樓成屋案「森青道」公開,不到1個半月時間銷售7成,成為首季高雄熱賣建案,專家分析,建案具綠廊道首排優勢,加上價格符合市場行情且屬成屋,造就買氣相對熱絡,而每坪站上4字頭房價亦比周邊預售案便宜。
歐美建設苓雅區鐵道1街成屋案「森青道」,社區正對帶狀綠廊,訴求住家具永久景觀棟距,社區緊鄰台鐵科工館站,區段屬科工館生活圈,距離武廟與大順商圈不遠,未來亦有環狀輕軌重大建設將完工。建案規劃地上15樓,社區113戶0店面,休閒設施有健身房、交誼廳、廚藝教室、兒童遊戲室,住家單層4戶配置2部電梯,2房25.7坪、3房33-40坪,另有4房53-55坪,戶戶雙面採光,每坪開價42-47萬元,成交價落在38-42萬元間,目前銷售已7成。
廣誠國際董事長董上裕表示,近年來許多高雄建案開價都略高市場區域行情,因此購屋族多處觀望態勢,而「森青道」位於市區精華區段且具備景觀資源,未來周邊亦有捷運黃線議題,屬市場上極為缺量成屋銷售,而每坪房價落在3字頭末與4字頭出,價格相對實惠,加上建商品牌在高雄具備競爭優勢,因此才能在不到2個月內銷售7成。
科工館生活圈近期推案大幅增加,包括遠雄建設推出大樓預售案「琢蘊」,目前實登揭露已191戶,每坪房價落在33.6-50.3萬元,當中頂樓戶出現區段首戶5字頭成交行情,而近期遠雄建設另將在九如一路推出地上27樓雙塔建築「峰蘊」,坪數25-45萬元,每坪房價成交據了解將挑戰均價45萬元行情。而依《壹蘋新聞網》調查區段房價走勢發現,科工館商圈預售屋目前均價已達38.7萬元,若要挑戰單坪45萬元均價,房價可能要持續挑戰新高。
根據六都最新公告買賣移轉數據顯示,今年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為2.1萬棟,年減18%,房市移轉棟數仍維持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年減趨勢,今年第一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為4.9萬棟,年減24%。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上半年是這波景氣的高峰,第一季出現移轉棟數年減表現符合市況,今年下半年移轉棟數有機會止跌回穩。
他指出,比較前兩月與3月移轉狀況,前兩月年減28%,3月收斂到年減18%,整體交易量量縮幅度有收斂跡象,以去年上半年火熱、下半年趨冷的市況來看,預料下半年移轉棟數年度變化就有機會轉正。
根據六都最新買賣移轉資料顯示,第一季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4.9萬棟,年減24%,六都全面出現衰退,年減幅度在19%~28%。
台北市第一季移轉棟數5677棟,年減28%;新北第一季移轉棟數12521棟,年減25%;桃園市第一季移轉棟數8190棟,年減28%;台中市第一季移轉棟數9870棟,年減23%;台南市第一季移轉棟數4932棟,年減19%;高雄市第一季移轉棟數8025棟,年減22%。
曾敬德表示,從2月開始市場已經有一小波遞延買盤回流,3月交易狀況開始回溫,雖然房市投機退場,但自住客仍有穩定需求,整體房市仍維持自用當道不變,市場雖然步入景氣循環階段,但買賣雙方仍處於拉鋸當中,交易時間拉長且議價空間微幅增加,未來影響價格關鍵還是要看建商動向。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今年1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沒多久,內政部表示限制預售轉售不溯及既往,買方見不到新案拋售潮拉長觀望期,深怕入手後價格開始修正,不敢貿然挺進,加上今年春節時間長,儘管3月進場買方增加,但首季工作天數短,且市場缺乏刺激買方的利多消息,今年第一季買賣移轉棟數大幅緊縮。
她指出,央行升息循環不知何時止步,貸款條件不如過往,買方不敢輕易出手,尤其台北市房價高,購屋門檻高,拉長買方猶豫期,首季成交量在低水位。此外,從各行政區移轉棟數觀察,前幾年新案成交熱區有交屋量挹注,但量體並不大。目前房價未出現區域性鬆動,買方拉長猶豫期,成交量難見春暖花開。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今年房市狀態為價不降、量不來,尤其央行去年連續升息後,已有部分族群房貸利率破2%,買方購買力被壓縮,且政府打炒房態度不變,讓買方更為期待價格修正,導致成交不易突破。
Yahoo轉載
兒童節連假,各餐廳力推兒童促銷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但少子化影響,使得全台小孩卻越來越少。依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全台出生人數13.8萬人,年減9.6%,全台各縣市中僅剩台東縣去年出生人數正成長。
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全台22個縣市中,有13個縣市出生人口年減幅度超過10%,減少最多的為金門縣16.9%,宜蘭縣年減15.7%減幅第二大,出生人口減少較不嚴重的區域,有台中市及新竹縣,年減幅不到3%;而台東縣出生人數年成長6.8%,是全台唯一新生兒人數高於前年的縣市。
大家房屋台東四維加盟店店東楊玉鄉就透露台東縣府的催生秘訣,除了拉高生育補助,首胎3萬元,育兒津貼第一胎5000元,還有全國首創公私托收費平等,成為全台生育補助最高的縣市之一;不僅如此,近幾年東台灣觀光盛行,民宿業蓬勃發展,工作機會增加,由縣政府帶領行銷文化及觀光,許多青年返鄉設立工作室,進行文創相關工作。
楊玉鄉也提到,台東縣雖然沒有園區跟新產業的帶動,這幾年居住需求也有明顯增加,市區一改過去透天為主的建築型態,建商推出百戶社區大樓,以2房為主,每坪單價來到23萬元,市中心的透天總價在1,400~1,600萬元,這幾年總價帶拉高不少,主要買盤除了在地需求外,來自高雄、屏東的買方約占3成,大多為在台東工作的公務員,甚至這些高雄、屏東買方的親人長輩也一同移居台東。
有趣的是,雖然少子化帶來許多潛在危機,全台各縣市建物量近年卻是全面成長。根據內政部資料,出生人數減幅最大達16.9%的金門縣,同時也是建物量增加最多的縣市,建物較前年增加6.3%,可見多年來少子化並未衝擊房地產價量。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現在有些具生兒育女意願的小家庭,會根據各縣市的福利補助政策移動,原因在於生育費用高,但通勤、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增加,且網際網路的發達、疫情造成職域變動,改變工作型態,促進各縣市輕移民及人口結構變化。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認為,以往人口往都會區集中,少子化只會影響城鄉,但從數據顯示台北市出生人口萎縮也相當嚴重,出生人數已被台中、桃園、高雄超越,不僅越生越少,人口外移問題嚴峻,能否創造人口紅利,挑戰各縣市政府因應能力。
Yahoo轉載
據實價揭露,新板特區指標豪宅「世界花園橋峰」,去 (2022) 年 12 月成交頂樓 36、37 樓的樓中樓戶,總價 1.16 億元,扣除車位總價 790 萬元之後,拆算單價約 95.7 萬元,不僅躍升為 2022 年新北豪宅單價冠軍,也創新北豪宅交易單價歷史新高紀錄,穩坐新北第一豪宅的寶座。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世界花園橋峰」近兩年成交行情大多落在 7 字頭,上一次突破 9 字頭是 2014 年的 18 樓戶每坪 92.2 萬元,這次睽違 8 年再度站回 9 字頭行情,一舉刷新了新北豪宅的歷史高價,除因物件是頂樓戶稀有戶別外,也反映出新北的大坪數豪宅買氣回溫,甚至不乏原社區住戶再次加碼買進,對社區情有獨鍾,擴大家族成員的居住使用範圍。
台灣房屋板橋加盟店店東賴玉枝表示,近年板橋市場交易明顯回穩,除了大坪數豪宅破 9 字頭外,中小坪數的「皇翔來青」以及預售案「佳元植」,也紛紛出現 9 字頭交易,最高 95.7 萬,顯示板橋的鍍金門牌仍對買方具備一定吸引力,房市支撐性在新北相對較強。
另外,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新北總價 6000 萬元以上的豪宅單價前五名社區,板橋就拿下前三名,冠軍是「世界花園橋峰」單價 95.7 萬元,亞軍則同樣於去年交易的「三輝玳門」,頂樓 32 樓戶成交單價 91.7 萬元;季軍為 2014 年成交的「謙岳」21 樓戶,單價 89.9 萬元。
第四名為中和區「遠雄左岸香榭園」,2015 年成交 26 樓頂樓戶,單價 85.9 萬元,及 2013 年交易的淡水區「天境 360」33 樓戶;第五名是永和區「仁愛 101」5 樓戶,2015 年交易單價 84.5 萬元。
張旭嵐指出,新板特區過去曾是大坪數豪宅的推案聚落,「世界花園橋峰」、「謙岳」在 2013 年、2014 年時都曾創下社區新高紀錄,單價高達 8、9 字頭,不過 2014 年之後房市反轉,大坪數豪宅滯銷,新板豪宅一度掉到 5、6 字頭,買氣連續多年冷清,不過新板特區開發已飽和,新案供給稀缺,屋主也較惜售,加上近年房市景氣回溫,使大坪數豪宅的價量表現再度翻紅。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高總價物件的買方客層相對有限,購屋考慮期較長,不過新北豪宅幾乎是台北同等級的半價,所以對有舊換新、小換大需求的高端客來說,仍是抗通膨之下的資產規劃之一,加上高資產族重視資產的穩定性,因此置產以保值性突出的精華區豪宅為主,使新北一哥的板橋,相比中和、永和、淡水等地更受青睞,價格也率先改寫天花板。
Yahoo轉載
儘管大環境不利房市,但並非全台房市都一致漲跌,該如何在寒冬中,找出較暖的區域?新案的推案量與去化量,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商周爬梳7都資料,以新案去化率變化、房價季增幅2大指標將7都房市面貌分為安全區、修正區、低檔區、危險區,提供讀者參考。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安全區表現相對強勢,短期內最安全,可能最受投資客看好。前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補充,安全區雖看起來最好,但仍須慎防炒作,建議要看個別建案交易狀況。
修正區代表該區仍有買氣,但可能價量背離,未來修正可能性較高;低檔區顯示已有買方趁低檔接手,買氣踴躍且價格相對有彈性;危險區供需失衡,表現最差。
章定煊指出,去化率下降速度較快的地方,房價可能會在1至2年後大幅下修。也就是說,危險區最快約在今年底房價就可能出現回落。
觀察7都新案狀況,呈現「北穩南冷」,雙北及桃園較為穩定,中南部明顯降溫,其中又以高雄最為危險。
新北:林三淡房價穩,中和風險偏高
相對熱門的蛋白區「林、三、淡」(林口、三峽、淡水)雖推案量減少,但去年銷售狀況仍佳,房價也未有鬆動狀況。
蛋黃區部分,板橋、新店、永和去化率回落但幅度不大,短期內下跌風險應不高。三重也相對穩定,但去化率已有滑落跡象。先前熱銷的中和買氣明顯冷卻,風險較其他蛋黃區高。去化率跌最多的是土城,但房價暫時未有鬆動狀況,表現轉保守。
台北:價格不容易跌,中正熱度已過
台北大部分行政區去化率和房價變化都不大,僅中正區去化率出現大幅回落,顯示熱度已過。房價下跌最多的為士林和文山,但跌幅還在10%內,去化率變化小,短期內大幅下修機率應不高。
桃園:中壢買氣有撐,觀音房價跌最深
去年全年桃園新案去化率7都最佳,落在危險區的行政區數量也是7都最少,只有觀音、楊梅2區。其中觀音去年第4季房價跌幅達20%,超過一般會讓利的範圍,顯示下跌已成態勢。
青埔所在的中壢區,是唯一落在安全區的行政區,顯示仍有買氣支撐。先前相當熱門的龜山(A7重劃區一帶)去化率下跌最多。
新竹縣市:市場轉冷靜,竹北仍上漲
新竹熱區過去房價曾喊到7字頭,現在市場相對冷靜,去化率普遍滑落。最熱的竹市、竹北價格波動較小,短期內相對安全。
但先前因竹北飽和而擴散的新埔、芎林,買氣明顯降溫,房價跌幅也分別達2成、3成,未來可能繼續下探。
台中:北屯、西屯穩定,西區買氣差
台中各行政區差異較大,同樣是海線題材,清水區去年第4季房價已跌近3成,而梧棲區則表現穩定。
蛋黃區之間差異也大。最熱門的北屯、西屯區雖去化率萎縮但降幅不大,房價也穩定。然而,同處精華地段的西區,去年買氣已大不如前,去化率僅剩3成。
台南:各區差異大,安南區表現穩定
台南近期以「北外環道路」最具話題,輻射範圍包括新化區、新市區、永康區、安南區、北區、中西區及安平區等7區,但各行政區房市表現差異較大。例如上述7區,2021年除了安南區之外全都供不應求,但到了去年,新化、新市已大幅降溫,而去年推案量最大的安南區則是表現穩定。
另外須注意的是東區,去年推案量大增,但僅約一成多售出,若去化速度放緩,可能帶動房價下跌。
高雄:左營銷量急凍,楠梓房價轉跌
從分布來看,高雄市屬最危險,多數行政區都集中在危險區。連推案量最大的左營,去年也開始銷量冷凍,去化率僅約2成。
去化率跌幅最高的楠梓區,原本受益台積電擴廠案買氣旺,房價一度站上3字頭,擴廠案暫緩後買氣迅速回落。
總結7都可發現僅29區、約27%落在較穩定的安全區及低檔區,而落在危險區的竟多達4成,顯示房市要落底反彈,還需要很長時間。好消息是,仍有部分區域處於安全與低檔區,相對抗跌,值得買家進一步篩選。
Yahoo轉載
近期台股高檔震盪,消費信心回溫,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房市政策不確定性解除,政策衝擊淡化,讓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自住買盤進場轉趨積極,讓3月全台交易量較2月成長31%。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2月相比,台中成長42%最多,其次則是新竹縣市量增40%,桃園成長31%,高雄量增29%,台北、新北與台南均量增超過二成,台北成長23%,新北與台南則均成長21%。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通常在農曆年後民眾會回歸正常看屋步調,交易量會有較明顯的成長,尤其3月進入房市交易旺季,自住、長期置產投資需求陸續出籠,加上台股高檔盤整,民眾消費與購買耐久財信心回升,而房市政策面則已大致底定,衝擊逐漸淡化,加上全球通膨升溫的狀況短期難改變,部分民眾也預期房價欲跌不易,促動民眾積極進場,讓今年3月交易量月增逾三成。
若與去年3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15%,其中桃園、高雄交易市況相對穩定,較去年同期均減少8%,台中量縮14%,其餘四大都會量縮幅度均有二成以上,台北與新竹縣市均減少20%,新北減少21%,台南量縮31%最多。陳金萍說明,去年3月是當年度交易表現最佳的月份,同時也是本波升息循環的開始,但仍未反映升息、俄烏戰爭、通膨飆漲等衝擊,加上民眾認知打炒房政策主要鎖定短期投機炒作,自住、長期置產投資需求不受衝擊,房市交易熱絡,拉高基期,這也是今年3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5%的主因,不過,整體而言,今年房市交易量縮態勢已確立,挑戰不小。
▼3月進入房市交易旺季,自住、長期置產投資需求陸續出籠,加上台股高檔盤整,民眾消費與購買耐久財信心回升。(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陳金萍指出,根據永慶2023Q2房產趨勢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雖仍普遍看跌房價,但比例收斂,顯示在通膨增溫,錢變薄的狀況下,民眾認為房價難降,原本觀望的態度轉趨積極,3月看屋量與2月相比約成長一成左右,不論首購、換屋或長期置產需求都有增加的跡象。陳金萍補充,尤其對中高資產族群來說,在央行連續升息的狀況下,購買實質資產才能讓財富保值,近期就發現中高資產客戶逐漸歸隊,尤其青睞地段優質的房產,帶動中高總價產品交易回溫。
她提醒,美、歐銀行陸續爆雷,讓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經濟前景仍不明朗,市場仍存在觀望氣氛,有意售屋的屋主,切勿對房價有過高期待,目前在經濟前景多空未明的狀況下,房價難有上漲的理由,應尋找適當時機停利出場。此外,在全球通膨仍蠢動之際,房價欲跌不易,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趁目前價格盤整,審慎評估財務負擔能力,積極看屋、詢價,早日購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房子。
Yahoo轉載
今年房市利空不斷,不過仍有豪宅轉手大獲利!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長虹天璽」今年1月初出現新交易,9樓戶別以總價1億5100萬元、單價103.38萬元成交,進一步觀察此戶的歷史交易紀錄,前屋主是在2012年以1億2998萬元買進,總計持有11年後轉手,帳面增值2102萬元,成為2023年年初最賺錢的億級豪宅。
台灣房屋東湖特許加盟店店長許兆承指出,「長虹天璽」早年因鄰近電塔,對開賣初期的銷售造成阻力,但2017年後電塔拆遷,環境質感大幅改善,加上社區所在的西湖商圈生活機能成熟,吸引高資產族青睞,使該社區躍居內湖指標豪宅,行情也比早年明顯成長。
今年轉手賺錢的豪宅還包括1月中旬,士林區天母豪宅「仰哲」的13樓戶,由法人「瑞寶興投資」以總價1.7億元買進,拆算車位後單價約143.3萬元,對照前一手屋主於2020年以1億5888萬元買進,持有近3年轉手亦增值1112萬元。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仰哲」增值的主因在於「稀有性」,該社區是忠誠路二段上,唯一沒有店面的純住家豪宅,且社區總戶數僅41戶,又採一層兩戶配置3部電梯的規劃,讓每一戶擁有獨立梯廳,保障住戶出入的單純性與隱私性,讓醫師、企業主等高資產背景的住戶相當惜售;加上中古豪宅享有較低的30%公設比,且該社區正對蘭雅公園,周邊百貨、學校應有盡有,環境條件出色,奠定該社區的保值身價。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豪宅增值的關鍵有二,首先是「持有時間長」,長虹天璽近年交易增值的有7成以上,持有時間都超過10年,讓早前低點買進的前屋主,充分享有不動產的上漲紅利。其次是「區域利多到位」,包括嫌惡設施遷移,或是利多建設到位,都有助於不動產增值。
Yammy轉載
桃園藝文特區被視為桃園都會發展的重點區、富人區,房價向來是桃園市的指標,由於房價相對其他直轄市五都的精華地段、重點發展區域為低,吸引不少雙北首購族進駐。
有巢氏房屋桃園南平加盟店副店長姚婉君表示,藝文特區除了展演中心外,還有最具話題全台最美七星級圖書總館,在去年底試營運,館內不僅有百萬冊圖書閱覽,蔦屋書店、星巴克,以及未來國賓影城及京站百貨預計進駐。
藝文特區自開發至今已有十多年,原本即是桃園商業、娛樂的中樞,生活機能成熟,區域內有敏盛醫院、家樂福等,主幹道各類商家進駐,中正路、大興西路、經國上店家林立,更是各大連鎖業進駐桃園設點的首選,教育資源從雙語幼兒園到國小、國中等,學校密度極高。也由於區內宜居的生活環境及便利的交通、完整的教育環境,藝文特區頂級豪宅及A級商辦群聚,加上桃園捷運預計在2026年完工通車,種種利多發展,周圍住宅房價一直水漲船高。
姚婉君表示,桃園藝文特區內以10多年至20年的住宅大樓居多,以竹城系列社區指名度最高,該系列社區以三至四房為主力產品,單價落在每坪32萬~40萬元,區域內如屋齡3~5年的「禮白賞」、「大清卓越」等社區,規劃二至三房,總價約1,200萬~1,400萬元,適合單身或小家庭。
中坪數輕豪宅方面,以70坪~80坪、總價落在2,500萬~3,500萬元,如「合雄帝璽」、「合輝雲門」、「昭揚大器」等指名度較高,住戶多以中產階級家庭及高階主管居多;金字塔頂端百坪豪宅則以中悅系列如「御之苑」、「瑰麗」、「一品」等,單價落在每坪41萬~50萬元,每戶總價從4,000萬至1億元,住戶則以台北客及在地中小企業主為主。
姚婉君表示,藝文特區內發展成熟、可開發土地已趨稀有,新建案供給量不及鄰近的小檜溪重劃區及中路重劃區,不過區內因學區完整,市場、公園、及交通網絡齊全,近年政府打房政策、央行升息等諸多不利因素衝擊,藝文特區成交價量仍然不受太大影響,相較於六都精華地段、重點發展區域,房價水準仍相對親民許多,近年更引雙北人士、年輕夫妻及小資族移居。
Yahoo轉載
雙北地區房價高不可攀,讓桃園機場捷運周遭的住宅,成為北部「尚可負擔的捷運宅」,樂屋網統計近2年,桃園機場捷運周遭住宅價格,結果發現,坐落於青埔的A17領航站周遭大樓與華廈價格成長最多,讓青埔成為桃園機場捷運通車6年來的最大贏家。
機捷人流回籠,附近住宅行情提高
近期隨著國內防疫措施逐步鬆綁,出入境人口增加,桃園機場捷運(以下稱桃捷)的旅運人次也逐漸回升。據桃捷公司統計,桃捷去年初旅運量每月僅100萬人次,但到了今年初,旅運量已呈現翻倍成長,今年1月出站有214萬人次,2月出站也有209萬人次。
旅客逐漸回流,周遭住宅行情同樣看俏,樂屋網統計近2年桃捷全線站點周遭500公尺大樓與華廈的行情變化,結果發現,A17領航站漲幅達3成7最高,其次為A2三重站和A7體育大學站,漲幅分別為2成和1成8。
A17緊鄰高鐵,A2、A7住宅價格也在攀升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A17領航站坐落於高鐵桃園車站特定區,也就是俗稱的青埔地區,緊鄰A18桃園高鐵站,擁高鐵、桃捷雙鐵優勢,北往台北,南至新竹都可劃入「高鐵一日生活圈」。雖然一度歷經房價下修,但隨著百貨、飯店、影城、水族館等重大建設逐步開花結果,吸引許多人潮消費,當地房價也明顯反彈回升。
洪安怡說,A2三重站是除了台北車站外,桃捷唯一與北捷重疊的站點,出口也在同一處,雙捷運交會的魅力,也讓三重站周遭房市受到矚目,周遭待售的小華廈雖然不多,但一直保持穩定的詢問度,加上「玫如CITY」、「家泰豐和」等新建案帶動,致使住宅價格向上攀升。
至於A7體育大學站,洪安怡指出,該區雖位處桃園市,但緊鄰新北林口,搭乘桃捷僅25分鐘可抵達台北車站,近年推出的大批新建案,產品定位符合主流市場需求,2房總價有機會壓在1000萬元以內,精準鎖定小資族群,不少鄰近城鎮的買方跨區至此購屋,新建案已上看4字頭。
洪安怡說,「脫北者」外溢購屋的行為,帶動衛星城市房價起飛,不過目前房市趨冷,部分「房價衝過頭」的區域,有可能進行短期盤整,建議入場前還是要先觀察,多查詢鄰近確保自身需求並衡量資金狀況,切莫追高,才能買到一間合適的住家。
Yahoo轉載
央行連五次升息,台經院產業資料庫總監劉佩真24日表示,政策利率3月再升息半碼(0.125%)後,房貸利率地板價全部再墊高,首購族、二房、三房分別調高至逾2.06%、2.35%、2.47%,民眾購屋負擔加重。
劉佩真表示,央行升息對房市景氣影響大,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將處於相對低檔,特別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房市限縮政策、市場超額供給、總統大選等四大變數影響下,賣方普遍認為通膨將支撐房價,若無資金壓力者無須降價求售,買方則面對連續升息壓力,導致買賣雙方在價格上難達成共識,未來半年國內房市交易結構恐呈現量再縮、價緩跌,整體景氣陷入冷卻盤整期。
影響層面廣泛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及全國公教員工房屋貸款「築巢優利貸」最新利率,預計下周中華郵政調整存款利率後正式敲定。若足額反應半碼,青安貸款一段式將來到2.15%,但因有減碼措施,減碼後為2.025%。築巢優利貸則拉高至2.06%。
至於其他銀行的房貸,因為有月調、季調機制,不會馬上反應,預計將在4月陸續開始反映利率調升,但可確定的是,2%以下房貸利率將自市面上絕跡。
合庫金主管24日在法說會中表示,由於央行及政府各部會對房市管控措施持續,且有地緣政治風險、經濟成長率下修、股市震盪等影響,加上央行五度升息,都會使房市觀望氣氛濃厚,在買賣雙方對價格的差距持續擴大下,預估今年房市會呈現量縮、價向下緩修。
在今年房貸策略上,合庫今年將鎖定首購族、優質客戶等,希望在房貸業務上維持穩健成長。
其他公股銀評估,預期今年全年的房市呈持續量縮格局,成交量持續下滑,將使後續房價面臨修正,房市須審慎看待。
公股銀主管認為,為因應升息環境及平均地權條例等管制措施持續衝擊房市交易,今年除鞏固房貸主力的首購族群,將聚焦透過爭取轉貸及薪轉戶等優質客群,以增進房貸業務量。
Yahoo轉載
台北捷運快速便利,已經是雙北地區居民通勤時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通勤時間一直是買房族在意的關鍵,要是能住在市中心鄰近,房價又相較便宜的地方,是許多人買房的夢想地點。永慶房屋統計距離捷運台北車站站通勤時間15分鐘內所有62個捷運車站周遭的平均房屋單價,其中橘線的捷運三和國中站房價最實惠,平均單價為40.1萬元。而緊鄰的兩個捷運站點,平均單價價差最大的為公館站和萬隆站,價差高達30萬元。
15分鐘抵達台北市中心 房價只需4字頭
細看距離捷運台北車站15分鐘捷運車程內,平均單價最低的前五名捷運站點,都位於三重地區的捷運橙線站點上,分別為三和國中站(40.1萬元)、三重國小站(42.9萬元)、三重站(45萬元)、菜寮站(46.8萬元)和台北橋站(49.3萬元)。
居住在上述5個三重區的捷運站點周遭,最多只搭乘4站就可以抵達民權西路站,再轉乘紅線便能輕鬆抵達台北市中心。這五個站點的房價也相對實惠,相較於捷運車程同樣需15分鐘才能抵達台北車站的台北101/世貿捷運站(91.6萬元),房價便宜將近一半。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相較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三重區土地和房屋價格相對實惠,而且距離台北僅一河之隔,也因此成為許多民眾選擇落腳的區域。根據新北市政府2023年2月人口統計,三重人口高達38萬人,位居全新北市行政區第四名。台北橋上著名的「機車瀑布」,更成為三重人的日常風景。
未來三重區房市也充滿前景。除了該行政區內有仁義重劃區等利多外,包含台北雙子星、台北郵局公辦都更等諸多開發案的西區門戶計畫也緊鄰三重地區,對於三重地區的未來發展必定有所助益。
相鄰僅一站 平均單價價差高達30萬!
若是在距離捷運台北車站站15分鐘的捷運範圍內,比較兩捷運站點之間的房屋平均單價價差,差距最大的為捷運公館站和捷運萬隆站,房屋平均單價價差高達30萬元。細看台北捷運資料,公館站和萬隆站的捷運通勤時間僅2分鐘,等同於為了節省1分鐘的捷運通勤時間,房屋每坪要多花15萬元。
陳金萍分析,捷運公館站緊鄰臺灣大學,因有眾多臺大學生的住宿需求,以及因臺大學生而蓬勃的商圈經濟,都帶動房價的上漲。再加上捷運公館站周遭皆為小坪數產品,也使得房屋單價居高不下。
相較之下,捷運萬隆站位於文山區,比起捷運公館站周遭大安區、中正區的房價來的實惠許多,生活機能也相當完整,而且距離公館捷運站只有一站車程。因此不少民眾、甚至是台大教授退而求其次選擇捷運萬隆站周遭居住。對於想要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不失為一個選擇住宅好選項。
距離台北車站15分鐘捷運車程內的所有捷運站點中,捷運橘線的三和國中站房屋平均單價為40.1萬,最為實惠。(永慶房屋提供)
Yahoo轉載
今年首筆單價破200萬元的豪宅交易出爐,據實價登錄,電子材料零售商宸創國際趕在私法人購屋許可制上路前,今年2月一口氣成交「潤泰敦峰」21樓兩戶,採無貸款方式買進,總價共4億820萬元,單價分別約212.1萬、215萬元。
專家指出,平均地權條例衝擊豪宅市場,但北市高端住宅仍有相對保值、地段佳等優勢,不少高資產族搶在法規上路前置產。
此外,今年1月也有其他法人交易,瑞寶興投資也買進的士林區「仰哲」13樓戶,總價1.7億元、拆算車位後單價約143.3萬元,對照前一手屋主於2020年以1億5,888萬元買進,持有近三年轉手增值1,112萬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潤泰敦峰」18樓以上都站穩單價200萬元的行情,2021年21樓其他戶別單價落在207萬至210萬元,僅時隔二年,今年最新交易的同樓層,單價約212.1萬、215萬元,單坪比過去略高5萬元,主要是今年成交戶別臨市民大道四段,馬路面寬相較另一側戶別寬廣,且高樓層視野不受高架橋影響,擁有絕佳棟距和景觀,讓高端資產客願意買進。
張旭嵐指出,「潤泰敦峰」四面臨路,且為蛋黃區少有的千坪基地,因社區一側緊鄰市民大道高架道道,建商在規劃時將建蔽率降低、四面退縮以便周圍種植大樹,形成社區特有的林蔭大道景觀。
台灣房屋天母忠誠加盟店店東賴彥廷表示,「仰哲」位在士林區忠誠路二段,附近有大葉高島屋百貨、蘭雅國中、天母棒球場、天母運動公園等,居住機能與環境條件佳,雖然社區屋齡已15年,但社區總戶數僅41戶、一層兩戶,且規劃三部電梯三個逃生梯,讓每一戶住戶都擁有獨立梯廳,並有公設比僅30%等優勢,還是忠誠路二段上唯一沒有店面的豪宅,讓社區住戶惜售、少有釋出,住戶大多為醫師、企業主等。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於今年初三讀通過,預計最快今年中就會上路,為遏止炒房,祭出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且購入後五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法規上路後,將減少高資產族以公司名義買屋的機會,因此趁法規上路之前,不少高端族搶搭「末班車」,積極以法人公司置產。
Yahoo轉載
大台北及台中將隨捷運的多線開發而有大量的聯開宅推出,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歷年推出的捷運聯開案中,以信義安和站聯開案「首泰信義」開價最高,平均開價每坪 250 萬元,產品規劃 90-188 坪的大坪數單位,意味單戶總價 2.2 億元起,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開價超過每坪 200 萬元的捷運聯開案。
住展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在即,產品規劃是否符合一般自住需求,為業者推案評估指標。市面上各類產品中,可自住、好出租、適置產的中小坪數捷運聯開宅,因成交價、租金行情較高,優勢明顯,推出往往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但因捷運聯開案量體龐大且多採先建後售模式,從規劃到完工推出時間較長,多年來北台灣捷運聯開宅的推案量偏低。
根據住展統計,北台灣近 8 年有 8 個捷運聯開案進場銷售,期間以 2019 年間新案較多,當年推案量一口氣攀升至 165 億元,其次為 2015 年,全年推 案量 73 億元。
至於未來供給,目前線上有三重站捷運聯開案籌備中。而根據台北市政府資料,中正紀念堂站、廈安站、加蚋站、中和站、連城錦和站及金城機廠暨莒光站等捷運萬大線土地開發案,有機會在今年陸續釋出。各案件中,以中正紀念堂站開發案周邊新建案開價最高,近年進場建案有「富享榮華」,平均開價每坪 175 萬元。
相較之下,位於相對低價區的廈安站開發案更具看點,該基地鄰南機場夜市,卻也近植物園生活圈,未來廈安站住宅大樓開價是否向植物園站靠攏,值得關注。
除萬大線之外,環狀線、三鶯線也有多個捷運開發案陸續公告招商,其中規模最大者,為十四張站暨南機廠捷運開發案,基地面積約 4.3 萬坪,預估投資額達 520 億元。由於此開發案鄰央北重劃區,周邊新建案行情已來到 65 萬至 80 萬元間。
至於興建中的三鶯線,成采錡表示,捷運行經的三峽、鶯歌,去年房價年漲幅皆在北台灣前十名,卻也都存在購屋熱區新供給量較少的問題,捷運開發案開花結果,將能為當地房市提供成長動能。
Yahoo轉載
大台北及台中將隨捷運的多線開發而有大量的聯開宅推出,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歷年推出的捷運聯開案中,以信義安和站聯開案「首泰信義」開價最高,平均開價每坪 250 萬元,產品規劃 90-188 坪的大坪數單位,意味單戶總價 2.2 億元起,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開價超過每坪 200 萬元的捷運聯開案。
住展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在即,產品規劃是否符合一般自住需求,為業者推案評估指標。市面上各類產品中,可自住、好出租、適置產的中小坪數捷運聯開宅,因成交價、租金行情較高,優勢明顯,推出往往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但因捷運聯開案量體龐大且多採先建後售模式,從規劃到完工推出時間較長,多年來北台灣捷運聯開宅的推案量偏低。
根據住展統計,北台灣近 8 年有 8 個捷運聯開案進場銷售,期間以 2019 年間新案較多,當年推案量一口氣攀升至 165 億元,其次為 2015 年,全年推 案量 73 億元。
至於未來供給,目前線上有三重站捷運聯開案籌備中。而根據台北市政府資料,中正紀念堂站、廈安站、加蚋站、中和站、連城錦和站及金城機廠暨莒光站等捷運萬大線土地開發案,有機會在今年陸續釋出。各案件中,以中正紀念堂站開發案周邊新建案開價最高,近年進場建案有「富享榮華」,平均開價每坪 175 萬元。
相較之下,位於相對低價區的廈安站開發案更具看點,該基地鄰南機場夜市,卻也近植物園生活圈,未來廈安站住宅大樓開價是否向植物園站靠攏,值得關注。
除萬大線之外,環狀線、三鶯線也有多個捷運開發案陸續公告招商,其中規模最大者,為十四張站暨南機廠捷運開發案,基地面積約 4.3 萬坪,預估投資額達 520 億元。由於此開發案鄰央北重劃區,周邊新建案行情已來到 65 萬至 80 萬元間。
至於興建中的三鶯線,成采錡表示,捷運行經的三峽、鶯歌,去年房價年漲幅皆在北台灣前十名,卻也都存在購屋熱區新供給量較少的問題,捷運開發案開花結果,將能為當地房市提供成長動能。
Yahoo轉載
新竹近年搶占房市焦點,經常被拿來與六都做比較,獨樹一格的房市氛圍引發網友好奇,下一個15~20年能否像台北一樣,入住感覺高人一等?對此專家認為,新竹雖然有產業利多,政經資源卻遠遠不如台北,加上產業型態「如同近親繁殖搞不出新花樣」,還提到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大直買豪宅,鐵口斷言新竹「無法取代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房市霸主」。
網友在PTT分享看待房地產的態度轉變,自稱小時候與親朋聊天講到房市議題,大部分都在談論台北,發現談論者就算沒住在台北,觀念上也認為在當地買房代表很成功,不過這種現象逐漸改變,針對8年級生而言「台北再也不是房市熱絡的代表」,檢視新媒體、網路平台都能發現房市議題聚焦新竹,當地「儼然成為新一代房市霸主」,好奇詢問「真不知道下個世代,比如15-20年會如何輪轉?」
EBC地產王針對網友疑問諮詢專家,根據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的觀點,他認為新竹經濟發展僅倚靠科技業,產業單一化對區域是特色也是危機,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就曾重挫當地房市,無法與政經資源豐沛、產業多元發展的台北比擬,強調即使長遠來看新竹也不可能取代台北,或是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房市霸主。
產業發展單一化 翻過山頭有難度
陸敬民提到,新竹被被譽為台灣版的矽谷,美譽來自產業聚落的描述,代表外界看待新竹是同樣角度,心態都是想投資當地的產業,但買房子還是賄選經濟發展更多元的一線城市,還反問「美國人誰會把在矽谷買房當作驕傲?就算是台積電的張忠謀先生,買房同樣也選擇台北大直啊!」
陸敬民指出,新竹房市議題扣緊竹科、台元科等,產業聚落的都市生態「如同近親繁衍容易影響健康」,講到新竹只能端出科技業,對比台北坐擁更豐沛的行政資源,「從生物學角度都知道雜交會比較健康,何況只吃科技業紅利的新竹,不管是竹科或台元科,經濟或是房市能激起的火花有限,就像近親繁殖怎樣也搞不出新花樣,一旦科技業利多衰退恐將失去光環,發展潛力或是角色定位怎麼都不可能取代台北。」
他強調,新竹在2010~2019年階段,每坪僅以1萬元的年增幅攀升,直到2020年才開始驟漲,房價失速衝高當然與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關,但從2008年金融海嘯的經驗來看,當時預售屋價格一度從2字頭跌落至1字頭,代表倚靠特定產業支撐房市與經濟的城市發展伴隨風險,房價也不一定只漲不跌,尤其政府近年開始分散投資,陸續在中科、南科導入開發計畫,「我認為新竹已經發展到一個高點,現在走到10年大運,剛好遇到中美貿易戰放大台灣在晶片市場等需求,但未來局勢無法預測,新竹房市又緊扣科技產業,前景可能沒有想像的中的樂觀,更不用拿來與台北比較。」
Yahoo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