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最新消息
房價高漲,過去總價普遍在千萬元以下的桃園、台南、高雄,去年第四季全數站上千萬大關,全台七都首次出現平均房價均站上千萬元的情形。其中,新竹房價漲幅相當驚人,四年來新竹縣、市總價分別上漲411萬、283萬元,漲幅遠遠超過六都直轄市。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台北市總價2,416萬穩居全台最高,不過新竹縣1,447萬元已漸追上居次的新北市1,468萬元,另外新竹市也來到1,285萬元;其餘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平均總價均在1,000萬~1,100萬元間,這也是七大都會區房價全數站上千萬大關。
若以四年來漲幅來看,新北、桃園、台南房價高出約180萬元,其中房價基期較低的台南、高雄四年前房價均僅800多萬元,如今漲至逾千萬元,相對房價漲勢更為明顯。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去年下半年房市已轉淡,但同時間可能有些預售持續交屋,帶動整體房價創下新高,尤其有科學題材發酵的區域漲勢更為凌厲,如台南、高雄與新竹地區,房價漲幅高於其他都會區,更以新竹縣晚4年買得多增加400萬元房價,跳升最為驚人。
根據統計,千萬總價若貸款800萬元、30年本息平均攤還、利率2%,每月還款金額約2.95萬元,房貸支出約占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若20年期房貸在相同條件下,每月還款金額就拉高到每月4萬元,顯見30年期房貸在這波房價上漲過程扮演重要關鍵。而高房價已經對於民眾的購買力形成考驗,在政策打炒房與央行連四次升息後,民眾對於未來房價看法漸趨保守,房價短時間已進入盤整期。
Yahoo轉載
年度房市重頭戲 329 檔期即將到來,有別於往年盛況,今年市場受升息、打炒房政策影響。依市調機構分析六都、新竹縣市推案狀況,在商辦供給量爆發、住宅指標案撐場下,總銷金額逆勢爆出逾 8000 億元巨量,年增達 2 成,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在 329 檔期的各都會區而各縣市又以台北、台南表現最驚人,總銷金額分別為 3382、818 億元,年成長率更雙雙飆破 1.6 倍、4.8 倍,均締造當地有統計以來新高。
數字科技 (5287-TW) 旗下 591 新建案分析,2023 年房市 329 檔期推案量能再創新高,除了受通膨及高房價影響,最主要原因還是商辦供給大爆發所致,尤其近幾年不少建商經營橫跨多領域,在鞏固住宅市場之餘,也開始佈局擁有長期收益等優勢的商用不動產。
以這次來說,包括商辦、廠辦在內的新進場個案總銷合計逾 2000 多億元;反觀住宅市場扣除商用地產後案量僅剩 6400 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萎縮 8%,熱度明顯退燒。
推案量強勁反彈的台北市,本次商用不動產可說鋒頭十足,像與「陶朱隱園」系出同門,由威京集團在松山區京華城舊址重建而成的「京華廣場」,據悉該案銷售面積高達 6.5 萬坪,預計打造地上 19 層、地下 7 層樓共 4 棟的商辦大樓,總銷金額上看 1600 億元,開發規模一舉海放全台商辦、住宅建案。
另外,在中山區也有興富發和忠泰建設推出「國家企業廣場」、「忠泰世界廣場」,量體同樣突破百億,預計未來幾年北市商辦供給將進入高峰期。
據分析,新北市則因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大環境不佳,建商普遍以「不變應萬變」暫緩推案,導致總銷重跌 800 多億元,年減 4 成為各縣市最高,幾大推案熱區包括新莊、淡水及三重等地,現階段不只買賣雙方價格認知落差過大,建案去化逐漸放緩,隨著買氣停滯,更有賣壓浮現疑慮。而案量同樣縮水的桃園市,隨著房市前景不明,包括青埔、小檜溪等重劃區僅有零星中小型個案公開。
同時,推案水位偏低的新竹,量能較去年大減逾 3 成,據了解,目前當地觀望氛圍濃厚,不只中小型建商保守當道,連口袋深厚的品牌建商也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不過整體來說在個案上仍有亮點,像在東區就有總銷逾 90 億元的「利晉曙光」公開,據悉該案為近年少見的中大坪數型產品,若以周邊行情推估,該案每坪售價恐達 6、7 字頭高水位,屆時將考驗買方接受度。新竹縣部分包括竹北市、新埔鎮等地,受去年基期過高,加上房市轉冷買方追價意願降低,業者轉以去化餘屋為主,推案意願不高。
台中這次總銷雖守住千億大關,但由個案數來觀察,整體表現平平,甚至買氣在打炒房政策衝擊下可說「比海風還冷」,現在當地不只投資客銷聲匿跡,就連自住客也謹守價格為王,不願輕易追高出手,僅少部分有讓利空間的個案較能吸引消費者買單,其他業者只能且戰且走,以低首付或贈送家電等促銷手法度小月。
台南市今年在延推案公開及指標案挹注下,反彈力道超狂,總銷金額從去年同期的 141 億暴漲至 818 億元,量能大增近 700 億,年成長更是驚人 480%。最主要原因除了在精華地段東區有不少指標案如「浩瀚無極」、「巴克禮 One Park」公開外,連南科周邊的永康、善化及新市也都湧現一波新案潮。不過,由於當前台南房價已處高檔,以東區來說新案普遍開價都已至 3、4 字頭,平實重劃區內更有上看 5 字頭的個案傳出,隨著買氣轉冷,更傳出部分業者開始以促銷或加大議價空間的手法拚成交。
至於高雄市整體量能持穩,北高雄仍是推案重點區域,包括仁武、橋頭均有百億案量進場;不過這次小港區表現亦相當突出,由在地建商推出的「清景麟國家公園」。
Yahoo轉載
挾著中台灣唯一三鐵共構站、2022年家戶購屋比居台中市各行政區之冠的烏日區,區域內擁有多個商圈,如外地客與投資置產客偏愛的高鐵特區、明星學區與生活機能完備的明道花園城商圈,以及中小型工廠林立、就業人口紅利助攻的溪南商圈,還有熱鬧的烏日車站商圈!烏日區近幾年受惠交通建設與重大投資案利多帶動下,房價水漲船高,且後市仍可期。
有巢氏台中烏日榮新加盟店長楊舒婷表示,烏日區相較於台中市區房價比較親民,近幾年吸引大批建商搶進烏日推案,磁吸小資族、小家庭等剛性購屋客,以及投資置產客群湧入烏日購屋,指標新案如高鐵特區「夢幻誠」、溪南商圈「雙囍市2」、明道商圈「協和聚心」等。
楊舒婷舉溪南路周邊房市為例,因為交通便捷,透過74號快速道路約15分鐘車程就能進入七期新光三越、大遠百購物商圈;到台中霧峰、大里、甚至彰化芬園的車程都很近。五年前,溪南區內的住宅大樓,預售單價還在1字頭、透天別墅1,300萬元左右還能買得到。但隨著近年房價飆漲,大樓新案單價上看3字頭,「現在1,300萬元想買新透天,只能到鄰近的彰化芬園看看」。
最受外地客與投資置產客青睞的烏日高鐵特區,是中台灣唯一擁有三鐵共構站的區域,透過74號快速道路快速到達台中市區,還能迅速銜接國道一、國道三、國道六,周邊交通便捷,多年來吸引了龍寶、惠宇、豐邑、登陽、麗寶、櫻花、大華、達麗等知名建商爭相推案,房價也從單價2字頭到站穩3字頭,預售案最新實登甚至已站上4字頭。
由於烏日高鐵特區與彰化縣僅相隔一條大肚橋,許多彰化人想在台中購屋置產、首選就是距離不遠的烏日高鐵特區。楊舒婷說,目前區域內住宅大樓屋齡都在十年內,每坪單價站上3字頭。
而烏日在地客對於生活機能完善、位於舊市區的明道商圈,以及工廠林立的溪南商圈較為青睞。
尤其是銜接烏日溪南與彰化芬園的溪尾大橋2016年通車後,兩地之間的車程大幅縮減到十分鐘,從烏日到台中市區的交通時間也因此縮減不少,助攻溪南周邊房市。楊舒婷說,溪南以透天厝為主力,目前透天厝屋齡都在20~25年之間,且甚少有物建釋出;住宅大樓目前有「雙囍市2」、「晨右新美」等新案,預售單價還在2字頭。不過,在交通建設助攻下,溪南新大樓單價上看3字頭可期。
Yahoo轉載
史上最長農曆春節假期於1月底結束後,民眾回歸日常生活節奏,看屋行程也轉趨積極,在年前觀望的房市買氣有回籠跡象,據永慶房屋集團統計,2月全台交易量較1月成長46%。其中新竹縣月增62%最多,台北、新北也增逾五成。
根據永慶房屋集團統計:與1月相比,新竹縣市成長62%最多,台北與新北量增幅度也超過五成,分別量增55%與59%,表現相對亮眼,桃園與台中分別成長48%與44%,台南與高雄則分別量增29%與38%。若與去年2月同期相比,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5%,僅新北、桃園與台南呈現小幅量增,分別成長2%、8%與5%,其餘四大都會區均量縮,台北年減13%,新竹縣市量縮13%,台中減少10%,高雄年減6%。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長達10天農曆春節假期都落在1月,2月是完整的交易月份,而去年則有6天春節假期落在2月,以房市交易來看,工作日減少勢必會影響房市量能,但今年2月交易量仍呈現年減狀況,顯示市況不如去年熱絡,今年房市穩定中仍充滿挑戰。
陳金萍說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房市外在干擾減少,但猶豫期拉長,反映有意購屋的民眾仍持續保守觀望,觀察七大都會區購屋總價發現,台北市仍以總價1000-2000萬為大宗,新北、桃園與台中熱銷總價帶均為800-1500萬元,新竹縣市則以總價700-1300萬交易最為穩定,台南與高雄則以500-1000萬銷售狀況最好,顯示目前仍以自住型買盤為市場主力。
若排除春節因素影響,將1、2月合併觀察,陳金萍指出,統計1-2月全台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6%,其中新竹縣市、台中量縮最為明顯,超過三成,新竹縣市減少37%,台中量縮31%,桃園年減16%,量縮幅度最小,而台北與新北則分別減少28%與23%,台南與高雄則有27%與25%的減幅,整體而言,今年前二月房市表現遜於去年同期,房市熱度出現明顯降溫態勢。
不過,陳金萍補充,全球升息循環啟動,經濟展望下修,加上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民眾消費信心受衝擊,也連帶影響對房市後市的看法,即便有購屋意願與需求,因期待房價下修而放緩購屋腳步,但看屋仍積極,觀察年後看屋量仍小幅成長,價格仍是關鍵,部分屋主認清事實,願意讓利出售,縮小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促進順利成交,這也是2月房市交易量增的主因。
Yahoo轉載
新竹為全台科技重鎮,在全台房市低迷中,新竹靠著竹科買盤支撐下開價以來到8字頭。近日據調查,新竹市關埔重劃區預售案「富宇天雋」頂樓戶以總價4280萬元(含車位)單價79.4萬元售出;而位於同區域豐邑建設的「豐邑一綻」平均開價則高達83萬元/坪。
建商釋出保留戶 漲幅高達33%
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新竹市關埔重劃區預售案「富宇天雋」頂樓戶,去年12月以總價4280萬元成交,單價79.4萬元;8樓戶也已每坪77.7萬元順利成交。
據《住展雜誌》指出,「富宇天雋」基地逾千坪,位光埔重劃區,旁鄰迪卡儂、面好市多,規劃2大棟,總戶數257戶,為31-50坪2-4房格局,單層5-6併,開價75-80萬/坪,採不二價銷售,強調地段佳,也因為該案醞釀已久,累積許多客源,在新竹市關埔重劃區裡人氣相當高。
據《住展雜誌》透露,關長重劃區「豐邑一綻」,近期重新釋出保留戶,主力房行為3房坪數約33-39坪,而開價調整至80-86萬元/坪,漲價幅度不小。
Yahoo轉載
經濟下行風險及地緣政治陰影,衝擊豪宅市場買氣,根據永慶房產集團以央行定義的北市7,000萬、新北6,000萬、其他地區4,000萬以上豪宅門檻的交易量調查,去年七都豪宅交易僅1,463件、衰退31%,其中又以台北市年減45%、新竹年減39%最為劇烈,部分都會區豪宅房價也開始出現下修跡象。
永慶調查顯示,過去幾年來隨房市景氣持續上升,七都豪宅交易量也從2019年的1,553件,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125件;不過去年回落至1,463件,豪宅交易量創近四年新低。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2022年各國啟動升息,全球資金潮退潮、經濟不確定性攀升,加上地緣政治陰影,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議題,讓豪宅市場快速冷卻。
預期今年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未來私法人購置住宅將採許可制,將進一步衝擊豪宅市場,豪宅可能有更大降價空間,未來恐呈個案表現。
調查顯示,2019至2021年間,七都豪宅交易量增加約36%,其中新竹更爆增168%;不過過去一年來,七都地區除桃園微幅減少7.2%外,其餘縣市的豪宅交易量皆有逾2成衰退,2022年北高兩地甚至比2019年的表現還要萎靡。
陳金萍表示,過去年四來,豪宅平均總價以台南上漲12.9%最高,桃園、新竹、台中的豪僅有不到10%漲幅;2022年雙北、高雄的豪宅平均總價甚至比2019年還低。比起相同期間台灣整體房價的高漲,反映出豪宅市場對於資金、經濟展望、政策的高敏感度,2022年已出現房價小幅下跌,今年挑戰依然不小。
Yahoo轉載
內政部公布外國人來台購置不動產數據,去 (2022) 年全台取得建物所有權共 1191 棟,年減 8.2%,創下 5 年來新低,但跟房地合一 1.0 上路當年相比,還大幅增加 20.9%,外國人取得建物面積更增加 74.4%。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分析,依內政部過往統計,在台購置不動產之外國人居多為台商以境外公司持有,外國人取得我國不動產量體通常隨著我國市場景氣高低而增減,去年市場趨冷,但通膨壓力下,長期來看不動產價格還有空間,因此不動產所有權取得數量仍然優於 2016 年市場低點。
儘管去年外國人取得不動產數量創 5 年新低,但未出現大幅緊縮的情況,與 2016 年市場低點相比,六都除了台北市明顯減少外,其他五都表現各有千秋,並以桃園以南表現為佳,其中,桃園市建物棟數 6 年增加 98.7%、面積增加 10 倍,除了桃園市話題多、案量多,2016 年的比較基期低也是大幅量增的因素,此外,桃園市外國人土地取得筆數比 2016 年房市低點高出 1 倍,土地取得面積大幅增加 51%。
住商不動產桃竹苗區執行經理陸毅棋指出,桃園市坐擁建設議題,具有國際機場、機場捷運等交通利多,航空城吸引投資人及開發商目光,物流業近幾年陸續進駐,故進場布局者,許多為台商之海外公司,以投資或設廠名義登記,隨著疫情管制逐漸鬆綁,相關商機可期,且桃園市價格低於雙北,因此有大面積建物或土地的需求,桃園是相對理想的選擇。
郎美囡表示,近幾年稅制等政策打房,以及疫情導致交易流程難以流暢,外國人取得不動產數量未能創新高,且從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可觀察出政府打炒房重點在住宅市場,商用不動產相對具有優勢,而近年租金水平逐年上揚,且台灣經濟發展穩健,若無巨型黑天鵝竄入,成交量尚不至落入谷底。
Yahoo轉載
全台房價持續走高,相對購屋的坪數持續縮水,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 (2022) 年第三季全台平均交易坪數為 31.5 坪,相較於 2012 年同期的 42.13 坪,10 年時間減少 25.2%。10 年時間就減少 10.63 坪,約為減少一間大套房的坪數。
對此,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認為,房價飆漲、少子化及居住觀念的轉念都有可能是導致買賣面積縮水的原因,而且在目前房價水平仍高的背景下,未來民眾的居住空間恐怕會愈來愈窘迫。
觀察全台六都平均交易坪數變化發現,高雄和台北的交易坪數縮水現象最為顯著,兩區域平均買賣面積的減少幅度甚至超過 35%,葉沛堯指出,台北房價高居全台的天花板,即使是小坪數套房產品也要差不多 500-1000 萬上下才能買到,而且不婚、晚婚、獨居等現象在台北相對來說更為普遍,因此近年來台北的小宅產品、套房產品愈發熱銷。
至於高雄,高雄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區域房價也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而快速走揚,再加上大量新興重劃區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導致愈來愈多的高雄民眾離開透天,搬進大樓,平均買賣面積自然愈來愈小。
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顯示,去年第二季全台不分建物類別的平均購屋總價高達 1202 萬元,房仲業者指出,如以 20% 自備款、2% 房貸利率的 30 年期本息均攤型房貸試算,購屋民眾每個月要承擔的房貸支出約為 3.6 萬元,對於一般受薪階級來說確實很相當有壓力。
Yahoo轉載
房市買氣觀望、房價基期已高,北台灣2022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房價上衝阻力加大,單季漲幅收斂、較前一季減2.9個百分點,年漲幅則平均約15.2%,房價飆速「從高鐵轉乘台鐵!」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2日表示,在多重利空因素衝擊下,房市買盤持續觀望,北台灣地區2022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房價漲幅收斂,尤其新竹單季漲幅砍半、小漲3.6%,房價上漲速度像「從高鐵轉乘台鐵」。
住展雜誌最新調查指出,台北市去年第四季房價續漲至每坪平均106.6萬,單季上漲約1萬元,季漲幅約0.95%,房價則是連六季改寫歷史新高;累計一年每坪漲11.5萬,年漲幅12.1%。成采錡表示,北市房價季漲幅縮小,但接下來市中心還有多筆高單價指標案進場銷售,預期台北市房價仍具備上漲動能。
新北市每坪來到48.2萬,季漲 1.3萬、季漲幅2.8%,連五季創新高;累計2022年每坪平均上漲4.5萬,年漲幅10.3%。目前蛋白區扮演領漲角色,五股、汐止都在去年底站上每坪4字頭。
至於桃園每坪來到31.5萬,單季上漲1.9%,累計一年漲幅14.5%,僅次於新竹。基隆去年第四季平均房價約24.6萬,累計年漲幅約8.4%,無論季增率還是年增率在北台灣都敬陪末座。
Yahoo轉載
台灣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海灣城市的發展,近年隨著西部都會區日益飽和不斷向外擴張,政府也積極投入臨海區域的建設與開發,在產業、交通、商業與居住等各方面條件都獲得大幅改善下,北中南三大港區正不約而同形成新的海灣城市,並且成為購屋族熱門的置產焦點。
房地產業者指出,綜觀世界擁有臨海條件的城市,大多都已發展成為各國面向國際的重要商貿、經濟與觀光重鎮,例如舊金山、新加坡、雪梨等國際大型海灣城市,都是既悠閒又具備完整機能性的宜居環境,位處海岸第一排的景觀豪宅,更是全球富豪們爭相置產的首選標的。
相較之下,台灣的海灣城市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政府先規劃後開發,並持續加大力度建設與積極招商引資下,近幾年已快速具備國際級海灣城市的基本樣貌。從南到北,包括高雄新灣區、台中港特定區,以及結合淡海新市鎮與八里台北港特定區的新北海灣特區,無一不是各地房市的聚焦點。
其中,新北海灣特區不僅腹地最大,同時也是被納入雙北首都圈整體發展考量的國家級海灣城市。規劃上以淡水河右岸的淡海新市鎮為開發主體,搭配位處淡水河左岸、北台灣最重要的海運樞紐台北港特定區,做為以產業帶動發展的成長引擎,兩地之間未來將以即將完工的淡江大橋串聯,發展潛力備受看好。
業者指出,淡海新市鎮是雙北市唯一以濱海宜居環境著稱的微型城市,隨著公共建設與交通路網逐步到位,開始吸引大量人口移居,近年甚至躍居新北市人口成長之冠,未來包括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二期等重大交通建設,預計都將在2024至2026年陸續完工,區域房市勢必再有一番漲幅。
不過,由於淡海新市鎮的開發面積實在太大,即便區域已進駐大量人口,未來還有重大建設與軌道經濟話題支撐,房價卻沒有出現如同其他區域的飆漲現象,而是一層一層堅實築底,緩步實現房價因區域發展帶來的增值,因此相當受到以自住需求為主,以及部分看好當地長期發展潛力的置產客青睞。
業者指出,新北海灣特區發展逐漸成形,加上目前仍處於3字頭的親民房價,讓該區房市擁有無窮的未來性,近2年正吸引愈來愈多的知名建商投入開發,甚至有大型開發集團在當地進行大規模的系列造鎮,最知名的當屬由湯泉國際開發推出的「台北灣」,至今已累積近4800戶的成交案例。
最新推出的「湯泉台北灣7」,同樣採大街廓造鎮方式規劃,光是基地面積就有近萬坪。社區內採低建蔽率規劃,共有7棟建物、1467戶住家,並規劃有主題式休閒設施,住家坪數21~55坪,格局2~4房,近期推出「首付56萬起、裝潢家電一次到位」的優惠方案,吸引不少首購族目光。
至於淡海新市鎮房市近期最受矚目的交易熱區,同時也是建商推案的一級戰區,則非淡水行政中心周邊的新市鎮核心商圈莫屬。指標建案如「合謙飛時代」、「鉅陞One」,都是由知名建商在當地推出的代表作,其中,最新開案的「鉅陞One」,據傳開價已來到均價每坪38萬元,成了未來淡海新市鎮房價能否突破4字頭的觀察指標。
Yahoo轉載
2022年六都家戶購屋比最高TOP10今(2)日出爐!家戶購屋比代表區域買氣,據統計,去年房市人氣王為桃園市龜山區,家戶購屋比10.5%,代表龜山區每10戶有1戶買房,相當驚人,而台中烏日區以9.9%排名第二。桃園不只龜山,觀音也進前三強。此外基隆市去年購屋比成長率高,成北台灣亮點,在在顯示平價是房市人氣關鍵。